发布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感染与免疫科

发布日期:

2025-01-03

简要介绍:

基于我国临床实践和中国人群相关研究数据,结合国际最新研究成果,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发布了《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4版)》(以下简称《指南》)。2024版《指南》重点对抗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机会性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合并肿瘤、HIV感染的预防与干预、全程管理等内容进行了更新;首次把国产单片制剂写入首选ART方案中;首次推荐新确诊HIV感染者或使用长效卡替拉韦(CAB-LA)进行暴露前预防(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EP)后仍感染HIV的患者,如考虑存在HIV对整合酶抑制剂耐药,则应进行整合酶基因突变检测;首次将低病毒载量的概念和规范处理写入《指南》;新增“艾滋病免疫功能重建不全”内容,首次提出了“艾滋病脆弱人群”的概念;更新了HIV全程管理的五个方面的内容,针对HIV感染的核酸诊断标准,明确了1 000拷贝/ml的阈值;强调对HIV患者各种慢性病,包括心血管疾病和非艾滋病定义性肿瘤等的筛查、规范诊治和预防的重要性。《指南》丰富了艾滋病诊疗理论与实践体系,增加了诊治推荐意见、推荐证据和推荐强度,体现了我国在艾滋病临床和基础研究方面的进展。 

《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4版)》解读.pdf